云上恩施报道(利川通联记者 蒋姮 通讯员 魏亮 李慧 宋峥 )7月23日,在湖北省利川市建南镇红星天然气净化站生产现场,30余名在高温下坚守的采气人收到由湖北省总工会送来的西瓜、牛奶、苏打水等“清凉礼包”。 江汉油田采气一厂红星天然气净化站是湖北省首座页岩气净化站,于4月17日建成投产,日处理能力达180万立方米,有效提升红星页岩气田原料气处理能力,加快
云上恩施报道(鹤峰通联记者 申玉洁 徐可 通讯员 陈玉玲)暑期是青少年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为有效防范溺水风险,鹤峰县下坪乡运用数字化技术,构建“人防+技防”双重防线,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7月14日,记者在鹤峰县下坪乡白泉河畔看到,太阳能供电的智能摄像头正全天候监控水面情况。这是当地新投入使用的防溺水“电子哨兵”,能够自动识别人员靠近危险水域,并及时发出预警。
云上恩施报道(宣恩通联记者 张璇 实习生 龚洋立 通讯员 蔡文菊)为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方法,推动社区托育服务普及,7月22日,宣恩县上湖塘社区开展了科学育儿知识讲座,聚焦科学养育、社区托育优势等内容,为育儿家庭送上“锦囊”。活动现场,家长们参与热情高涨,互动交流踊跃。专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案例讲解与实操演示,系统阐述婴幼儿发育关键节点、科学养育实用指南
云上恩施报道(通联记者付琳眉 通讯员陈小林 )云雾是这片山岭的常客,总在黎明时分漫过谋道与万州的界碑。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霭,长坪和马头梯田便从沉睡中苏醒,像被巨人铺展的绿绸,在山腰上层层叠叠地漫向天际。那些被岁月打磨得温润的田埂,如同一行行古老的诗行,记录着泥土与时光的私语。云雾又起时,长坪与马头的梯田渐渐隐入暮色。月光漫过田埂的刹那,仿佛能听见大地的呼吸,
云上恩施报道(来凤通联记者 杨依泉 通讯员 唐海平)7月23 日,在来凤县旧司镇三合、都司两村,记者见到2000多亩藤茶基地生机盎然,百余名采茶人散布在葱郁的茶园中,指尖在嫩绿的茶芽间灵活翻飞,摘下的鲜叶很快被送进附近的生产车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在这里干活,一年能挣2万块!自己吃穿用度足够了,不用向儿女伸手,平时还能给孙辈们发点零花钱呢。”村民黄世
云上恩施报道(建始通联记者 向往 通讯员 邵巧玲)捏一片田地的纹路,塑一棵老树的年轮,藏一缕乡愁在指尖。7月18日至20日,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井盼乡音支教队在建始县安乐井小学创新开展”乡情小像”黏土创作课程,通过四课时的沉浸式艺术体验,带领乡村儿童用超轻黏土封存家乡记忆。这是该支教队自扎根当地四年以来,首次将乡土教育与传统美育深度融合的特色实践。四课时
云上恩施报道(通讯员 黄瑞)当下正是李子成熟季节,在建始县高坪镇石门村李子种植基地,紫红饱满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村民们忙碌采摘。得益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上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石门村产出的凤凰李个大肉厚、香甜爽脆,一经上市,立刻成为市场“新宠”。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石门村因地制宜发展李子产业,全面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干群聚力,积极探索“党支部
云上恩施报道(建始通联记者 张致远 通讯员 赵赫晗 房晓雪)7月22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中科技大学)暑期实践团队“荆楚青语”队前往建始县,围绕普通话普及情况展开调研,为推动当地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实践队首先前往草子坝社区,对社区中老年人的语言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普通话的使用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中老年人认为学习普通话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日常